来源:中国山东网 新之航传媒集团 今天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6日讯 由新之航智能空间设计研究院联合国内外知名展馆设计师研发的《全球展馆设计十大发展趋势》今日发布。全球展馆设计师一起洞见未来,拥抱未来!为人类美好生活创作更艺术更智能新场景。
1851年5月1日,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隆重举行。用4500吨钢材和10公顷玻璃建成的水晶宫包括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头标本大象在内的14000件展品吸引了630万人参观。无论展馆设计还是展品摆放,首届世博会惊艳全球,拉开了现代展馆设计序幕。而在这之前于1204年就开始建造的法国卢浮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如今这里收藏的艺术品数量高达40万件。世界展馆发展史一直伴随着世界文明发展史。从1.0文化上墙、2.0实物展示、3.0声光电屏到4.0智能互动,全球展馆设计经历了4个阶段。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展馆呈现出了1.0、2.0、3.0、4.0多种形式并存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随着科技文化进步和全民审美意识提高,全球展馆设计师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将展馆设计不断推向新的高峰。纵观全球展馆设计发展史,有十大趋势值得关注:
一、由详尽纷繁至简约高雅
把尽量多的内容展示出来是展馆的基本诉求。在1.0文化上墙和2.0实物展示时代,展馆的呈现方式多为图片、文字和图表,怎样在有限版面上表达更多内容成为设计师创意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1.0和2.0时代,全球展馆设计师不断创新,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比如世界四大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数十万件,在玲琅满目的皇宫或古建筑加以光辉呈现,以展馆形式给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文化遗产。但从展馆设计角度看,首届世博会前的博物馆多以文物为主要展示形式,设计师的创作空间限定在1.0文化上墙和2.0实物展示。
上世纪90年代随着LED屏幕商用,展馆设计进入了声光电屏3.0时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出现了4.0智能互动数字展馆,设计师可以借助显示终端将很多内容“折叠起来”,这样就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天空。最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了很多大面积“留白”的展馆表现形式,设计师可以把展馆当成一个面积巨大的画布,既可以用大写意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更可以在数十平米的展墙上只写一行拳头大小的字。一些4.0现代数字展馆甚至出现了以黑科技为主的“黑场”设计,索性将所有内容放进多媒体和沉浸体验设备里,几乎能做到一座1万平米的展馆没有只言片语。
现代科技丰富了展馆表现形式,催生了设计师的“大胆妄为”,由简由繁全凭设计师的灵感使然。最近几年一些简约派展馆设计越来越受到设计界和观众好评。当然简约并不一定是白和素,而是设计形式的简洁。设计形式简洁了,即便满屋子浓烈色彩也是简约。最近几年国内创作出了一批视觉高雅的现代展馆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上万平米的空间用一个设计元素比如一条线就可以统一起来,大写意,大开间,整个馆看起来整体性很强。比如位于海南的博鳌国际医院干细胞展示馆,设计师将地面、墙面、屋顶统一用弧线链接为一个视觉元素,用大面积的乳白和很小面积的蓝衬托干细胞领域的科技感,博鳌国际医院的高端性和资源稀缺性通过这种简约的形式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位于冰岛的自然博物馆,设计师把近几年流行的北欧“性冷淡风”创作风格发挥到极致,一面30平方的白墙只有一行很浅的乳白英文,素雅、简约!令人心旷神怡。
VI(视觉识别系统)的鼻祖商标起源于公元前1万年,那时候法国南部山洞里原始人在岩石上画出的动物符号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个商标。1882年美国宝洁公司使用寓意13个洲的13颗星作为商标,是现代VI的起源。自从世界上有了VI,我们在展馆设计上所使用的设计形式和色彩体系其实就有了规范。无论是政府博物馆还是企业展览馆,都具有所属组织或是展馆自身VI属性,从根本上讲每一个展馆给设计师发挥的创作空间限定在VI范畴内。这个界限甲方是需要了解的,设计师是必须遵循的。 我们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设计师在VI的平台上让灵感飞起来。从上个世纪初全球各地许多博物馆都有一套自身的VI体系,从博物馆标志到馆内设计形式与色彩运用,很好地为博物馆进行了标准VI展示。最近几年世界各地兴起的企业主题馆,设计师们根据展馆主人(企业)的VI体系或进行二度创作,或忠实原著进行艺术表现。比如位于台湾省桃园县的可口可乐博物馆,从大红色的建筑物、全馆的整体大红设计基调到各种可口可乐罐造型,很好地体现了可口可乐的VI原则。从五彩斑斓至VI归一是展馆设计发展史一次与时俱进的革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展馆设计形式和色彩开始走向一目了然的VI规范化。 通常展馆多围绕四周墙壁做文章,无论是几百平米的小型展馆还是上万平米的大型博物馆,实物和图文多沿墙展开,参观动线也是根据墙根动向设计。最近几年设计师们尝试将展馆中央作为聚焦点,让参观者像水流一样围绕中央展区自动分流行进。有的展馆索性把展馆窗户和窗户外景观设计进来,让室外自然景观参与展馆大自然氛围打造,还有的设计师把展馆多层挑高空间作为中央展示区考虑,比如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深圳当代艺术与规划馆,把一个巨大的环形雕塑作为展馆聚焦点,这个巨大的环占据了3层楼的空间,所有的展陈围绕这个巨环展开,观众无论在一楼还是二楼都会被巨环吸引,观众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巨环展示不同的内容和风采。位于临沂市的鲁南制药集团展览馆总面积近10000平米,设计师巧妙在一楼主展馆区中心位置设立了一个馆中馆——时代楷模赵志全纪念馆!参观者会沿着参观动线聚集到馆中央缅怀鲁南制药已故赵志全董事长!这种有机布局馆中馆的新颖方式给展馆设计带来新的启示!聚焦中央展示方式更有利于整合展馆气场,所有的参观者向中间靠拢,目光集中在聚焦物上,观众之间还能有目光交流,增加展馆观众之间的亲近感,给人一种更加愉悦的参观体验。 设计师很注意参观者的平视高度,有时候为了让目标物适合参观者视觉习惯,会将175厘米作为视觉中心。在展馆设计中设计师们也大多遵循这个原则。最近几年展馆建设已经从一个四方体房子概念向更多维度空间发展,日新月异的创新建筑空间为展馆设计师发挥灵感带来了机遇。设计师把展馆上下左右中所有的角度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把不同内容通过不同介质在一个特定区域整合在一起。不同于传统的平视参观体验,观者被360度气氛包围,比如近几年涌现出的L幕、5D幕等给观众一种能量饱满的气场包围感。比如位于山东章丘区的新时代闯关东精神展览馆,馆内建设了一座国内领先的360度大型穹幕影院,观众站在入口处将自己置身于虚拟数字影像氛围中,切身体验从清朝初年开始3000万人闯关东人类迁徙的宏大场面。 文字+照片+图表是1.0、2.0展馆主要展示形式。就是在比较现代化的3.0声光电屏时代,LED大屏幕里显示的图表信息必须通过更换片源进行更新。云数据流是4.0智能展馆主要特点之一,最近几年云计算、5G通信技术可以将馆外世界即时信息显示出来,显示方式可以是屏幕、投影,也可以储藏在服务器供观众随时调阅,这样前后两个不同的观众看到的馆内信息是即时的,不一样的。比如位于济南市龙奥大厦的济南智慧城市展览馆,济南市的交通、水电、空气、股票,甚至居民区进出车辆车牌等信息会通过视频、文字、数字、柱形图、图片等多种形式即时显示,这个信息中心作为济南市应急指挥中心的一部分,在灾情或战时可以供政府管理指挥城市运作。 随着MR、AR、VR多维度沉浸体验技术不断发展,展馆设计师从平面设计层面更多向空间虚拟场景层面发展。最近几年展馆设计方向从单向传播展览展示向互动沉浸体验转变,人馆交融互动是一个鲜明特征,比如山东大学校史馆将60万毕业生入学档案存于服务器,当小明同学前来校史馆时,馆内设备会通过人脸识别确认播放小明欢迎词,大屏幕上会出现小明入学时照片和入学档案。现在有智能交互、全息影像、生物识别、体感互动近百项沉浸体验技术供设计师运用。新之航为(武汉)中国防疫博物馆策划设计的360度8D影院,在一个1000平方圆形智能场景里,用24分钟模拟武汉封城77天的过程,这个智能场景可以用风、雨、雾、霾、味、声、光、电等8种沉浸体验技术让观众真实体验武汉77天封城抗疫战役。全场分6个章节,1:你好,武汉!2:37.3度,武汉!3:暂停,武汉!4:奋起,武汉!5:攻坚,武汉!6:记住,武汉!让每个参观者在24分钟8D智能场景里亲身体验从喧嚣到恐惧到奋起抗争到抗疫胜利樱花盛开的全过程。 一座展馆就是一部电影、一首乐曲。10000平米,8000步,30分钟的参观过程我们经历了什么?一个参观者的参观体验应该像一张健康心电图,心电图分P波、P-2段、P-R间期、ORS波群、S-T段、T波、Q-T间期,这些波段必须遵循峰值间隔规律方为健康。一个人参观一座展馆应该像健康人心电图一样动静结合,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规划参观动线时,要通过内容和展示形式引导参观者情绪波动,聪明的设计师会在设计展示大纲时反复演练模拟情绪发展,以便让观众科学享受愉悦的参观体验。比如位于美国西雅图的现代艺术展览馆,从负一层到3层,分别设置了地狱、天堂、人间及若干漫威动感沉浸体验,设计师巧妙引导参观者情绪从新奇、恐惧、愤慨、激昂、兴奋、激动、舒展、平静等峰值波动,让参观者随着展馆的动线按照设计师的设想心潮起伏,犹如看一场电影,听一首乐曲。 现代展馆使用声光电屏技术越来越多,尤其是4.0智能展馆就是一个充斥各种热能量的科技中心,设计师如何从设备堆砌中理性分析不同技术间互相作用的能量守恒?通过什么样的设计和新技术运用使展馆达到阴阳平衡?既不让参观者感觉过分沉静令人压抑,又不让参观者感觉过分喧嚣让人烦躁!一个馆就是一个独立的能量场,参观者从进门开始就会感受到能量释放,LED屏幕、全息投影、多D智能场景、触摸屏等高热感设备比例控制对设计师提出新要求。怎样通过静感画面与带电设备有机结合达到能量守衡?怎样根据甲方财力和展示内容运用好带电设备?怎样通过科学合理设计形式提高观众愉悦度?怎样通过参观动线合理安排观众流量使人馆气场和谐?比如位于深圳的腾讯展馆,设计师用LED屏幕或者通电玻璃根据内容章节将大馆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单元小馆,参观者进入其中一个小馆后关门进行讲解,第一个馆参观完开启伪装成大屏幕的另外一扇门进入第二个馆。因为没有外界干扰,参观者也不能随意走动,参观者和讲解者被一个强大的能量场包围起来,大家的信息传递能力就很强,参观者也因为聚精会神获得很棒的参观体验。 展馆通常通过实物、文字、图表、声音、视频等方式将客观世界信息汇聚在一起,方便参观者集中吸收馆内信息。随着云数据流、区块链、物联网、5G互联网技术高速迭代发展,设计师们已经不满足仅仅把展馆作为一个信息收集发布的地方,一些4.0智能展馆设计师将展馆作为反向控制中心,为4.0智能展馆赋予“世界开关”概念。比如具有世界开关功能的展馆可以成为政府或企业的指挥中心,主动介入客观世界管理,通过强大的信息流控制世界。比如打开非洲太阳能板,关闭美洲工厂大门,让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从澳洲车间将货物运到港口,甚至可以给宇宙飞船上的一棵韭菜浇水……比如位于深圳的华为G1数字化转型展厅智慧城市展示区,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华为技术如何根据全市垃圾桶满载警示信息指挥环卫车到达某垃圾桶作业,如何根据交通流量调配红绿灯开启时间。目前中国部分智慧城市展馆已经具备政府应急管理指挥功能。另外网上直播展馆刚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受理,设计师们已经开始考虑将展馆世界开关功能应用到市场中来,通过网上直播拓展展馆的社会辐射范围,扩大展馆的社会影响力,让展馆不再是一个仅供参观的信息接收地,而是一个“带货”能力很强的超级网红。 美国洛杉矶马尔西亚诺艺术基金会博物馆,观众购票进入一座黑暗的类似钢铁厂车间的大房子里,在车间天车上放置了一个投影仪,投影仪前面放了几组蓝、黄、红不同颜色的玻璃,这几块玻璃不断移动,对面墙上就不断变换蓝、黄、红的影子,这些影子就这样反复重复放映,大房子里重复播放着一种很强的金属感音乐,一些观众干脆躺在地上,不知道是在看那几块颜色在墙上移动,还是在听那奇怪的音乐……新加坡有一个商业数字展馆,参观者画出的蝴蝶会被摄像抓取后在大屏幕上飞起来,墙上的数字瀑布会因为有人站立其中水流分向两边,小朋友在数字滑梯上滑下来时候会留下一道稍纵即逝的印迹。这就是设计师任性创作的现代展馆。很高兴我们来到了一个多元发展的创新世界,设计师们可创作无限可能的各种展馆。美国洛杉矶马尔西亚诺艺术基金会博物馆 《全球展馆设计十大发展趋势》给我们展示了全球设计师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我们通过世界展馆最新发展趋势洞察未来、发现未来、拥抱未来。1.0、2.0、3.0和4.0不是迭代关系,而是并存发展关系,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因为展馆定位、诉求和展馆业主财力、需求目的不同,我们看到的展馆依然是1.0、2.0、3.0、4.0百花竞艳的状态。 以现在的认知能力,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5.0展馆,应该是生物科技力量驱动下的充满生命力的新一代展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次生代谢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等生命科学体系,综合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各学科力量合成的生物学,会催生自然生长的5.0展馆,相比人工智能认识人的4.0展馆,5.0展馆更接近生物概念的人。5.0展馆不但会自主思考,还会像人一样茁壮成长。